20130420大專報 

來自恆河的智慧,東方思想的啟迪者~佛陀

啟迪者1  

課程一開始,講師問大家:對佛陀的印象是什麼?同學們回答說佛陀很慈悲、很有智慧、很勇敢..

佛陀圓滿的功德

接著講師透由三首讚頌『相莊嚴尊身』『如來美音聲』『走過千生萬世』分別說明佛陀的身語意業功德~~          

身功德:佛陀相好莊嚴,每個人看到他都非常歡喜,非常想要親近他,像師父只要一出來揮揮手,大家就覺得很歡喜,煩惱盡失。

語功德:佛說的話,大家都很歡喜、很受用、很想聽,而且只要講一句話,就可以回答很多眾生的問題。

意功德:智慧~佛陀無所不知;慈悲~佛陀大悲恆轉,恆時想要幫助一切有情。

業功德:任運無間利益一切有情。

【影片賞析】佛陀的初發心

2500年前,佛陀在王舍城說法,寂意菩薩請問佛陀:為何其餘諸佛世界皆清淨微妙,而我佛世尊,以何因緣於此五濁惡世中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?佛陀說:要攝受什麼樣的佛世界,來教化眾生,是根據大菩薩的願力所決定的。所以為什麼要在五濁惡世來成佛,也是我的本意。

於是佛陀跟寂意菩薩說:在恆河沙劫以前的『刪嵐提世界』,眾人於供養佛陀後,於寶藏如來前發願要在清淨的國土成就佛道,其中寶海梵志則於寶藏如來前說:娑婆世界的眾生,只能在生死中流轉,受諸苦惱,無所依止,諸大菩薩雖生大悲,卻不能取此五濁惡世,放任這些眾生,墮入黑暗、愚痴之中,我願爾時行菩薩道,久住生死,忍受諸苦,要當不捨如是眾生。

佛陀跟寂意菩薩說:那時的寶海梵志就是我的前身,於過去世寶藏如來前,初發心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講師說,我們今天能聽聞到佛法、學習心靈提升,生命因此能夠一點一滴的改善都是因為佛陀當初的發願,我們應該要很感念佛陀的恩德!!

1   

2

【影片賞析】佛陀的一生

2500年前,佛陀是一位王子,名悉達多,佛陀的父親一心希望兒子成為偉大的政治領袖。悉達多九歲時第一次和父親出皇宮,看到一個農夫辛苦的在耕作,他看到耕田的犁和犁開的土地,注意到一隻鳥正在啄食新鮮出土的蟲,他問自己:為什麼萬物必須如此受苦?如果農夫尚未開墾土地,雀鳥就吃不到蟲,他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有關連,所有行為都有後果,這就是因果法則。

佛陀的父親試圖營造一個完美而誘人的世界,讓兒子留在皇宮繼承皇位,但悉達多不顧父親的努力,他走出皇宮體驗現實世界,旅程中,悉達多看到了衰老、寂病、死亡以及出家人。這讓悉達多反覆的思考著:人生為什麼這麼苦?苦的根源是什麼?如何才能解脫這些苦?

返回王宮後,悉達多從身邊的一切事物看到無常,他決定離開家庭、皇宮,尋找生命痛苦的答案。他遊歷了六年,經歷種種痛苦和磨難,仍然沒有找到內心的平靜,後來坐在菩提樹下發誓不離開,直到找到一條通往開悟的路為止。35歲時,經歷四次禪定而開悟,成為佛陀。之後佛陀貢獻自己的餘生,幫助他人從痛苦走向自由,教導眾人如何得到永恆快樂和終極智慧。

追隨師長 堅持學習

佛陀從初發心,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,最後成就圓滿的生命,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。佛菩薩在因地裡面饒益我們,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,在我們還不知道的時候,已經在幫助我們,就像我們這一生因為常師父推展廣論、開創法人事業,我們才有機會在這裡學習心靈提升的內涵乃至於學佛。

立志以後,只要跟隨好的師長,讓自己具足學習的條件,並堅持持續的學習,就可以不斷的改變生命,乃至有一天可以像佛陀一樣的圓滿。4

5 【學習心得分享】

中國醫 醫學一 林易萱

   聖者都有著一顆為了達成目標而非常堅決的心,佛陀為了悟道,認清生死、人生,可以放棄榮華富貴以及一切的誘惑。深深覺得自己很沒定性和毅力,常常被誘惑所影響,之後又覺得對不起自己,希望自己能漸漸進步,堅持信念,不輕易放棄!

勤益科大 潘威良

   佛陀讓我敬佩的地方,無論是立志發願,還是修行的方法與思惟,整個故事、課程,不僅讓我了解為何佛陀這麼有福報,也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,想想自己擁有的福報,也是累世積德而來,所以不應只執著於一時或一世的快樂,而應該種善因、助人,以為長遠的自己積累福報並造福更多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wymiddle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