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4.jpg    

 

課程回顧(新班)

 

l        完成志向需要方法、次第

如證法師:一旦立定志向後,就開始去做!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學者,你現在就要開始背書,訓練你的記憶力;如果你想要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生意人,那你可能要開始加強各種語言能力;如果你想要當一個最好的、各方面都很精采的老師,那你一定要有好學的精神。所以當人家說孔子「何其多能也」,孔子就說: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孔子能夠成辦這麼多能力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好學!

開始為你的生命立定方向,規劃確定了以後,努力去做,該學的東西開始去學,該努力的方向去努力,該做的事情開始去做,去完成你的理想。但是在這過程當中,記得好的師友環境絕對不要放棄,好的師友環境會推著你去完成你所想要完成的目標。

 

l        效學-鑑真大師

背景

唐武周垂拱4年生於揚州佛教家庭。14歲時看見佛像心受感動,產生出家念頭;從楊州大雲寺之智滿禪師為沙彌。18歲時皈依道岸律師,受菩薩戒。21歲時至長安,就弘景律師受具足大戒(比丘戒)。

巡遊兩京,訪師求學,深入三藏,尤重律學。鑑真大師的師長都是德高望重的修行人,有道岸律師、弘景律師、融濟律師、義威、大亮律師。

中土弘法譽南北

26歲開始30年間在揚洲江淮一帶講經、弘法、授戒、興建寺廟80餘座,修造佛像難以計數,供養十方眾僧,其數無量,宣揚律宗,親自登壇授戒約4萬人。其中有著名弟子35人。46歲時義威律師圓寂,大師成為當時唯一的授戒律師。利用醫術救死扶傷享譽大江南北。

日本求戒師背景

中國佛法傳到日本已有114年,但因日僧不用課稅、服兵役、繳雜稅…,所以很多人為了逃避納稅而出家,造成出家人良莠不齊,於是想到中國求戒師。

日本佛教界向日本政府提出需從唐土聘請傳戒高僧。742年,日本遣唐使榮叡、普照到揚州大明寺訪問鑑真大師,懇請鑑真大師推舉赴日的傳戒師。

 

005.jpg  

 

是為法事也,不惜身、命! 

因為當時出海是一件很危險的事,所乘的船隻只是用木板拼湊而成,若遇大風大浪很容易翻覆,於是沒有人自願到日本傳戒。鑑真大師看見沒有一位弟子願意到日本,於是說道:「是為法事也,不惜身、命!諸人不去,我即去耳!」鑑真大師決意親自東渡,隨即著手準備。

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失敗了五次,在第五次時船隻因遇暴風雨,竟往南方漂離,原本應該往日本卻到了海南島。在遇到暴風雨時,因為船上太重了,為了防止船隻翻覆,只好將行李丟棄,但行李有好幾箱是裝有佛經的,普照為了將佛經留下,願意由自己代替佛經跳海,眾人不理會他仍執意將佛經丟棄,此時鑑真大師出面阻止,說佛經是佛陀的寶物是不能丟的,要丟就丟大師的行李,於是眾人聽命便將大師的行李丟棄,但暴風雨過後,一群人在海上漂流了一百多天沒有糧食和水,有人也因此得了熱病。     

遇難不退-無私利他快樂勇士

你有沒有想過讓生命最高?這不是一堂課上完就可以立定志向。完成志向後,是可以利益到很多人,志向設的高遠,雖然可能只達到中等,但是如何完成志向很重要!立志之後如何一步步去達成志願?完成志向的過程一定會面對困難。

如證法師:我們面對困難時常常是想:人在倒楣的時候,種瓢瓜生菜瓜,就是抱怨。其實我們也可以選擇另一種心,就是堅決的了解業果的道理;看看偉人是怎麼面對的,師父會怎麼想,佛菩薩都是怎麼做的?師父如果在當初弘揚廣論最困難時,抱怨,今天不會有廣論出現。

在面對困難點要抉擇的那一刻,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:怯懦自私痛苦不斷;無私利他快樂勇士!

   

 006.jpg  

 

l        如英法師結示-效學偉人精神,堅持學習!

在佛法上面,像鑑真大師一樣的例子是很多的。在中國有很多出家人去印度求法,是相當困難的。現在印刷方便,經典很容易印,但是以前都是用抄的;現在訊息傳遞很快,但是以前是沒辦法的,以前經典可能前面讀一讀,到後面就沒有紀錄了。所以很多出家人到印度求法,活著回來的人(像玄奘大師)是很少很少的,因為氣候環境惡劣、遇到搶匪、路途遙遠且沒地圖,因為是去取經,能和你做一樣的事的人很少,也沒有7-11,如果你騎馬,馬也需要吃東西,他們遇到這些困難是怎麼走過來?這當中的困難你清楚嗎?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?都不是為了自己!對不對?我們去思考前人做的努力,會發現說我們現在的東西,都是以前的人用命換來的!鑑真大師很了不起,做的都不是為自己,做的也是很危險的事,過程中死掉的人也很多。有高遠志向,面對這麼多困難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的,現在去印度求法,生活一切都是被照料的好好的,以前去求法100多人,回來的不到10人;古人的精神,為別人為眾生可以不斷堅持,這是我們應該效學的。可能我們會遇到困難,只要發心高遠,遇到困難一定是大的,在我們未遇到那麼大的困難前,是可以練習的,一步一步的學,在我們面對較大的困難時,才能堅持走下去!千萬不要覺得鑑真大師這麼了不起,但是他是他,不是我,所以和我無關。因為未來在我們面對困難時是可以效學的。

    過程中可以去觀察,一旦有理想去堅定它,可能不是一下做到,偉人遇到困難而能堅持下去,發覺他們都是放掉現世安樂。如果你希望與眾不同,需要心靈提升,記得不要貪圖現世安樂,怕累、想吃好吃的…,一定會敗下來!因為你捨不掉,為了未來、志向,有些東西是要割捨的,要有這種準備,物質上的東西簡樸是可以的,不是不要物質,只要夠用就好,不需要一定要吃好吃的,營養夠就好,吃、喝、用、住的,放到最簡單;把和別人比較、競爭的時間省下來,去思考要怎樣達成理想,縱使別人不理解,但是一切會是值得的。

    每個人都會老,想想爺爺、奶奶,如果不趁年輕多修學心靈提升,等到老了,可能遇到事容易生氣,內心沒東西可以敎別人,又只看見自己…,什麼樣的東西會讓人家喜歡你?慈悲!智慧!年輕真的要好好努力,就算我們這一生不能達成像鑑真大師一樣,但是多為別人著想、多為別人付出,這是值得的!光想到自己這一生,就會覺得堅持生命理想是值得的。你老的時候,是說些豐功偉業為此驕傲?或為別人付出而感到開心?我這一生怎樣努力,建立高遠目標後慢慢練習,這一生好好努力是可以累積到下一生,好好努力,你會滿意你這一生。豐富心靈是最划算的,對自他都是如此,像鑑真大師的成功利益到多少人的法身慧命?若因有你在而讓眾生有所依靠,這樣是不是很好?如果這一生不行,那這一生好好努力,下一生再來。可以把師父、上師、法王的心願當作我們的心願,不要放棄自己,縱使別人不理解,但你會活的很好,會覺得這一生是很安慰的。

最後法師提醒大家:要持續的學習!

 

 01.jpg  

 

課程回顧(老班)

 

l      業果教育

業果正見是一切白法的根本 

    業果就是揭示一件事情,從「萌芽」一點點「壯大」到最後「結果」的過程,就是這個過程。從「萌芽」到最後「壯大」到「結果」的過程,要讓同學知道,提醒同學要重視這個「因」;另外一個就是你要承擔後果。這是對於說「業果教育」的一個宗旨。

因果是「如是因,結如是果」,不是說某某在很早很早以前,某某某某個事情,然後發生什麼?然後果報是什麼?然後大家聽完了,「哇!」因果就這樣結束了。讓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「負責」,這就是因果!你罵了人,你要被大家指責,那就是你現在要承受的結果;你不按照大家共同遵循現行的社會體制去進行,那就會被懲罰,那這就是因果的道理。一定要讓學生開始有責任感,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體制下出生的小孩責任感如何?現在的年輕人享樂、吃喝,就是那種盡情地揮灑青春那一類。沒有責任感到底是什麼邪見導致的呢?斷滅見,反正我做完了,也不會有什麼結果。所以他在做什麼事的時候,就會非常誇張,不考慮後果。怎麼教育他呢?要教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!如果你不注重因,那你要面對成果,這是一種「自我負責任」。

 

  佛陀弟子-輪提陀「掃寺功德」的故事

    在「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」裡有一個故事,有一天,佛陀他帶著五百弟子到一個池,這個池叫阿諾達池,到那個阿諾達池的旁邊,然後去看過去生的因緣,就是佛陀的加持力,佛陀的弟子到阿諾達池的旁邊,他就能夠看到那個弟子過去生的因緣怎麼成為比丘的,然後怎麼證得聖果的,都看得到。

那時候有一個弟子,他就看他過去生的因緣,看了以後他就講了他過去生的因緣,他說他這一生他能夠證得阿羅漢果的原因是什麼呢?『我昔往詣寺,見地不淨處,即取其掃箒,便掃彼寺舍』他有一生到寺廟去,然後看到那個寺廟有一個地方不是很乾淨,然後他就去拿了掃把,把那個不乾淨的東西掃掉,然後『意覩寺清淨,心中甚忻踊』然後他看到那個寺廟呢,他掃了以後很乾淨,他就很開心!哇!好乾淨喔!然後他就發了一個願:『令我無塵垢,如此寺舍淨』希望能夠讓我的心有一天也沒有塵垢,像這個寺廟一樣的乾淨。他就這樣,他就三件事情對不對?第一件事情是什麼?「掃地」,第二件事情「歡喜」,第三件事情「發願回向」這三件事情。

掃完地要多久?不會太久嘛!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掃完了,對不對?你們有沒有人掃過寺廟的,掃佛堂的都算,他這樣的功德感得什麼果報呢?他這邊講說『用是功德故,在在所生處』就是不管你生到那裡,他都會這樣的果報,『面色和悅姝』他的臉色長的非常好看。『端正難可比』這種端正沒有人能夠比擬的,就是掃寺廟。『其餘之福祚,於是最後世,父母則名余,號曰為淨除』然後他就這樣的功德,經過了無量劫的時間,然後到最後一生,他這一生他爸爸媽媽叫他的名字叫做「淨除」,就跟他那生造的業一樣,所以他這樣的果報是什麼呢?『我於親族中,生時亦清淨』他出生的時候非常清淨,然後『一切所愛敬,見者無厭極』所有的人看到他都沒有討厭的,所有的人看到他都很歡喜。

『值得見正覺,導師而無上』所以他能夠這一生能夠見到佛陀,無上勝導師。『已成阿羅漢,清淨而滅度』然後他說為什麼會感得這樣的果報呢?『我之所志願,使吾無塵垢』他說因為他自己發願,希望讓他自己能夠沒有塵垢。所以『今無垢羅漢,無漏所作辦,假令掃除是,普天下使淨,不如為離欲,除掃所經行』然後他就後面就講說:『當供事佛寺』你要供養佛寺,『獲其祚甚大』你供養佛寺,他感得的這個果報很大。『唯君吾識念,昔曾所作善,以致彼果實,可意安穩樂』就是我因為過去造的這樣的善業,所以感得這樣的果報,得到這樣的快樂。『是故為佛寺,好淨心供事』碰到到佛寺一定要好好的清淨心,然後去供事這個佛寺。『唯仁此第一,福田無有上』就是只有佛陀他是第一的,他的福田沒有人能夠比得上。『於是能供事,得安而無量』你這樣供事的話,你能夠讓你得到安穩,而且能夠得到無量的福德。『此為破壞除,一切婬怒癡』而且你因為供養三寶這樣的功德呢,能夠讓你破壞一切的貪嗔癡。然後『不輕空心悅,得福薄少乎』然後,像如來正覺及諸佛弟子。這個就是佛陀的弟子輪提陀,在佛陀的面前,自說他本身的因緣,所講的一則故事,這是因果故事。

這個因果故事,以上面這個理路來推斷,他講說因果故事是揭示一個事物從「萌芽」、「壯大」到「結果」。它的「萌芽」在那裡?掃地,對不對?然後這個因是怎麼壯大?他隨喜回向,然後後面呢?發願,然後他最後感得的果報是什麼?天人的果報,對不對?所生之處、長相都很莊嚴,然後呢,人見人愛,然後這果報到結果的時候是什麼?證得阿羅漢果,對不對?這個是不是一個因一個種子,從開始然後到成長,然後到結果整個的過程,整個過程是這樣。那你們在寺院掃地的時候,你會不會感覺到你會感得這樣的果報,沒有喔?所以為什麼說佛經上面的這些因果故事一定要多看,而且要像師父講的要多在腦袋裡面多去思惟、觀察!這就是三寶,所以三寶的功德它叫做「不可思議」!不可思議是什麼?就是你種下一點點的種子,然後它最後感得的果報是什麼?很大、很大、很大、很大,讓你大到覺得很不可思議,就是這樣。

因果概念直接通向「志向」 

    因果概念是可以直接通向志向,你必須先能為「自己」負責任,然後能為家人負責任,然後能為天下、為眾生負責任。你必須先為自己負責任,不為自己負責任那是誰的責任也負不起來的。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了,之後通向志向,因為我可以負責自己,繼而擴大到可以負責天下人,這種勇悍的志向就撐出來了!

l       結示-金枝老師關懷

有一個偉大的目標,那麼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偉大的腳印,如果這高遠目標能對生命有認識,認識到生命是一生一生輪轉下去,好不容易這生得到人身,這是很珍貴的,我們都是師長捧在手心的如意寶,如果有誰不能學習了,這是很可惜的,師長會很難過的。眼光放長遠,眼前的痛苦就不會那麼難越過,每天想想有沒有造善業、有沒有為了高遠的目標而努力,這是很重要的。師父在每個境界都能修行,可以24個小時不間斷,為什麼師父可以做到24小時都在修行呢?重點在於發心!乃至只是倒水,如果有發心也可以變成不凡的事。

    

02.jpg

 

善行小點滴

l        分享善行點滴是為了獲得繼續做下去的動力,養成作善的習慣

 

中興大學  行銷三 馮志宏

    4/1中興福青社社團評鑑,這次多由三年級承擔,大家花了一個多月籌備,因為想要做好評鑑幫助將來學弟妹容易上手。透由這次的承擔想對大家觀功念恩,想感謝學姊,因為之前多是學姊幫忙用評鑑,因為學長姐很用心經營社團,所以評鑑老師對福青社有很好的印象,評鑑才能很順利。

 

勤益科大  校友 林崇閔

    聽到師長說寫修信念恩日記的重要性,於是決心要繼續寫,雖然之前因為當兵而中斷過三個多月,但現在努力找出時間寫。金枝老師說很隨喜崇閔在當兵中還來上大專班,堅持學習是很大的善行。

 

彰化師範大學 物理四 賴冠潔

    因為答應老師要在星期四前寫完寺院參訪的心得,但有事要忙一直到星期四才抽出時間去寫,也因此較晚去上課,本來猶豫要不要去上課,但想到如果是師父,當下該做什麼事就會去做,所以決定仍要去上課,還好有去,因為自己有承擔學藝,所以有很多同學要交作業。另一點是發覺自己的承擔心有變強,因為想到師父、大專班老師那種承擔心,所以策發自己也要多勇於承擔。

 

中國醫藥大學  藥學系三  陳竹君

    因為課業關係,本來很猶豫要不要去寺院參訪,但想到之前很鼓勵學妹去參加寺院參訪,如果自己不去就沒人陪學妹了,所以和學妹一起去了寺院參訪,結果二天的學習收穫很多。還有中午陪學妹吃飯,本來因為身體不舒服,所以很猶豫要不要去,但最後仍決定關懷學妹,發覺聽他們分享學習,反而讓自己收穫很多。

 

 03.jpg  

 

 

心得你我他

李韋清  老師

這次在看鑑真大師的影片時,現起了當我還是學生時老師問的一個問題,記得當時老師問說「假設把鑑真大師改成是師父,要是師父說要去柬埔寨宏揚廣論,你會跟師父去嗎?」當時我的內心起了很大的困惑,因自己想要追隨師父走千生萬世,卻因眼前的困難而退卻,對於這樣的自己感覺到自己有點差勁。當時的感受在我這次看大師影片時又現起了,但此次我可以很堅定的說:我要去!這幾年的學習下來,發覺自己心量不斷地擴大,會想如師父一樣「願將青春奉聖教,願將身心奉眾生。」那種無怨無悔的付出!

雖然說現在可能還達不到這樣子的心量,但這是我的目標,我會矢志不移地朝這方向邁進! 

 

柯宜君  老師

今日在大專班所上的課程為鑑真大師,憑藉著超乎凡人堅定的決心和毅力,堅持要東渡日本傳戒律,期間經過五次的失敗,依然不改其志,歷經十一年的努力,終於完成其志向。偉人對其崇高的人生目標—利益眾生之志,是絕對不會動搖,要不是大師當初的堅持,日本佛法或許會形成另一番景象,偉人胸懷蒼生,遇難不退的精神,身為凡人的我豈是感念敬佩而能形容!

 

中興大學  農藝一  顏芷筠

    今天影片中看到了鑑真大師為了志向永不放棄的精神,即使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都打不倒他,我覺得他真的非常的偉大,比起我們這些大學生,似乎我們的志向都沒有那麼遙不可及,如果遇到一點點挫敗就半途而廢,那麼豈不是太容易被擊敗了嗎?我想不論是何種志向,都有它存在的意義,最好是可以為了很多人而努力去達成,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。偉大的人,為了大眾,不怕危險的努力向前邁進,光是要立下志向就是很不容易的了。

 

中興大學  環工一  林政群

    鑑真大師對於弘法的精神,真的很值得我們效法,面對弘揚佛法和生命安危的抉擇,是無私利他?還是放棄?真的很值得思考抉擇,我覺得怯懦自私痛苦不斷,無私利他快樂勇士!這句話很值得深思。

面對鑑真大師東渡弘法的精神,真的覺得怎麼會有一個如此想利益他人、置死不顧的勇氣!這是我所缺乏的,讓我想到日常老法師推廣有機、弘揚廣論剛開始的艱辛,著實令人感動,也讓自己想更親近師長。

 

逢甲大學  國貿一  洪萾湘

    面對困難、面臨挫折,讓我想到大專營中,法師教導的概念─遇到問題先檢討自己的「態度」、「方法」,我告訴自己無論小事大事,都將用最認真的態度去做,而不畏困難,往正面思考,加上今天所學─堅持,都十分受用,期許自己未來都要秉持這樣的心。

 

靜宜大學  英文系一  陳擇雅

    堅持學習、堅持自己的目標,不斷的持續向前走,有一句諺語是「成功是不斷追求既定的目標」,不管遇到了什麼困難,我都要想這是在種成功的因,但既然是要不斷的追求這個既定的目標,那我們就要在一開始立定好一個崇高、遠大的志向,不要先想那是不可能達成的夢想!因為只要你用心發願,努力地一步步去實踐,總有一天,一定會成功的。就像人類如今能登入月球、坐飛機在天空飛,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事,如今也達成了!所以要相信自己、了解自己,成為自己。

 

預告1.JPG  預告2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wymiddle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